摘要:经过不懈努力,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已经具备了较好基础,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,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健全。 ...
如果全球最大债务国美国本月无法偿债,这将是其历史上首次违约,将波及数以十亿计的个人及企业, 这(如果美债违约)就像一颗核弹爆炸一样,后果简直不堪设想。
依据2012年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人均GDP的统计数据,全国各地发展水平可分为四个梯队:第一梯队,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,有6个地区:天津、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内蒙古、浙江。这体现了我们主动将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,使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转方式和调结构,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,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,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如果经济增长率过快、过急地大幅度下降,不利于转方式、调结构,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。与一般制造业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并存的是,许多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供给还处于严重短缺状态。关于适度区间的上限,可从物价上涨率把握,也可从经济增长率把握,而二者一般是密切相关的。 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含义 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是指,在一定时期内,社会的物力、财力、人力即综合国力所能支撑的潜在的经济增长幅度。现在,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新阶段。
从目前看,我国的城镇化还是不完全、不成熟的城镇化。有观点认为,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是一个大幅度的突变过程。《经济导报》: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着什么样的作用? 迟福林: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很大,需要优化。
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加大,环境危机因素增多。考虑到消费引致的投资需求,我国的内需总规模有可能接近百万亿元人民币。(1)推进城镇化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。如果政府转型改革不彻底,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很难理顺。
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低是形成社会矛盾、社会风险因素的最深刻的根源。以推动政府合理放权、分权、限权为主线,尽快形成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路线图、时间表,对我国未来几年的转型与改革具有决定性影响
规范收入分配秩序,提高收入分配透明度。政府本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,但由于增长方式和财税体制、干部体制等问题的存在,以部门利益、行业利益、地方利益为主要特点的政府自身利益倾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,并有进一步固化的趋势。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接。建议1~2年内,全面推进成品油、天然气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。
《经济导报》: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着什么样的作用? 迟福林: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很大,需要优化。商务部公布的《国内贸易发展十二.五规划》预测,相比2010年,到2015年,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从15.7万亿元上升到30万亿元,以年均增长3万亿的规模扩张。竞争性的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面放开。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。
即使有些家庭达到了中等收入的水平,但身份认同感较低。因此,未来几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。
从全局出发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,国有资本应当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,重点配置到义务教育、基本公共医疗以及基本住房保障等公共产品领域。迟福林 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。
实现服务业用地与工业用地同地同价,不仅能推进服务业的发展、工业的转型升级,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房价贵的问题。二是新任官员中领导干部率先公开。《经济导报》:未来10年中国发展转型存在重大战略机遇,会不会也同样面临着重大矛盾和问题呢? 迟福林:未来10年中国发展转型,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:经济转型方面、社会转型方面和政府转型方面。未来8年,基本形成服务型经济体系,关键是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开放,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体制创新。(4)按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。(3)全面推进政务公开。
(4)分步推进官员财产公开。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大致为23%左右。
与上述三个方面的矛盾问题相对应,未来改革面临着三大选择:经济转型到了关节点,改革重在形成拉动消费支撑中速增长的体制机制。在社会转型方面,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:贫富差距问题比较突出,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012年已经达到了0.47,2003~2012年这10年都超过了0.4的警戒线。
城镇化将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,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。我认为,调结构的的关键在于服务业的转型升级,出路在于发展开放型服务业。
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,人口城镇化会带来教育、医疗、保险、旅游、交通、通信以及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。在经济转型方面,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:以投资消费失衡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矛盾凸显,内生增长动力远未形成。在政府转型方面,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:政府职能转变滞后,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仍然突出。最后,我国未来的投资需求,仍然潜力巨大,以文化产业投资需求为例,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目前占GDP的3%上升至2020年8%的目标,未来10年需要累计投资20万亿左右。
在工业化、城镇化的过程中,人口集聚、生产方式的变革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都会带来庞大的生活性服务需求。以推动政府合理放权、分权、限权为主线,尽快形成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路线图﹑时间表,对中国未来几年的转型与改革具有决定性影响。
国有资本应当逐步提高收租分红的比重,争取十二.五末期不低于30%。(5)按司法权公正、独立行使的要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。
(5)加快农地物权化制度创新,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。由于多方面的因素,从2012年开始,我国经济开始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7%~8%中速增长的历史拐点。
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3.4%,世界平均水平为70.9%,相差近30个百分点,比某些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。中国经济能否在转型与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,将决定着2020年中国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,决定着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。江风扬/采 来源: 经济导报 进入 迟福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经济转型 。《经济导报》:您刚才提到7亿农村人口的巨大消费潜力,那么如何释放这个巨大消费潜力呢? 迟福林:城镇化。
加快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。改革个人所得税制,实质性降低工薪阶层税负。
一般民商事案件与治安刑事案件、家庭婚姻继承案件、青少年犯罪案件仍由地方法院受理。《经济导报》:当前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是什么? 迟福林:很多从金融、土地、税收到行政审批、价格等,制度障碍关卡重重。
政府自身建设的矛盾问题比较突出。如果政府转型改革不彻底,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很难理顺。